相傳佛陀在世花了22年講「大般若經」(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),其內容龐大計有9部共600卷,後經印度先賢的努力,才彙整大般若經的精髓,成為僅260字的「心經」。心經開頭的主角雖為觀自在菩薩,但本經在考證上實應為佛陀對”智慧第一”的舍利子所說,關於觀音菩薩無上智慧的內容。佛經的來源是迦葉長老召集五百阿羅漢,由”多聞第一”的阿難尊者背誦出世尊在世時所說的一字一句,經眾人確認後才記錄而成的,而大般若經亦如此。

今天講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經名的解釋。 般若─梵文的Prajna,指非凡的智慧,與生活智慧王的智慧截然不同。生活的智慧是對有相世界、靠五感能感知的事物,我們了解並妥善運用其規則的稱謂;而般若的智慧則必須經過佛家「持戒、禪定、智慧」(即佛家術語「三無漏學」─戒、定、慧)三個階段「克己」的實際修行才能達成─克制自己的行為/慾望(遵守戒律)、克制自己的意念/潛意識(進入深層禪定狀態)到極致,最終認清宇宙實相的最高智慧,才能稱為般若。

波羅蜜多─梵文的Paramita,指的是到彼岸、引渡。佛教以我們所處無常苦厄的世界稱作「此岸」,生命在充滿煩惱的苦海(即「中流」)裡浮沉,只有依靠般若智慧領頭作導航,加上其他五種方法(布施、精進、忍辱、持戒、禪定,佛家術語合稱為「六度」),才能像長了眼的帆船,乘風破浪到解脫生死輪迴、安然無我(執)的涅槃境界─「彼岸」裡。 心要、精要的意思。因為心經是彙整大般若經的精華所生,故以「心」稱。 恆常不變的道理、以途「徑」比喻。從梵文的Sutra來看,也有契合眾生的需求、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形式/教法所顯示之真理的意涵。 總結來說,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」可解為「講述藉由修行無上般若智慧,而圓滿到達彼岸的精華經典」。用心體會心經之美與智慧,哪須seafood加持自然就能法喜充滿,亦謂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。華神以為字字斟酌與不求甚解/以心印心間的拿捏,要解讀字義卻不囿於字義,才能貼近經典的真實義,而這也是修行的真功夫。
 

追蹤我們

華神FB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asenhug/

華神官方網站:http://huasenhug.com/

華神IG / Twitter:@huasenhug

arrow
arrow

    華神報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