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佛教中最知名的菩薩─觀世音菩薩,在東亞/華人地區備受崇拜,從民間「家家阿彌陀,戶戶觀世音」可見人們對菩薩的敬仰。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世即已成佛,佛號「正法明如來」,因其慈悲心欲救渡後世一切眾生,而顯現菩薩形象,重入世間救苦教化。

慈悲心是什麼概念?從《悲華經》記載菩薩在寶藏佛前發願的內容可探見:

「願我行菩薩道時,若有眾生受諸苦惱、恐怖等事,退失正法,墮大暗處,憂愁孤窮、無有救護、無依無舍,若能念我、稱我名字,若其為我天耳所聞、天眼所見,是眾生等,若不得免斯苦惱者,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 

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是成佛。菩薩心念娑婆世界生命,無條件以廣大的「慈愛心」利益(樂)眾生、以無盡的「悲憫心」救拔苦難,念及天下萬物,其中體現的愛心、耐心與恆心等從「人性」昇華而成的「神性」,不可思議,令我凡夫之人在反省自己渺小的格局與世界的紛亂後,涕淚交加、感動無名。

「觀世音菩薩」的譯名來自南北朝姚秦時的高僧─鳩摩羅什法師,後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「世」字,有稱觀音菩薩;而「觀自在菩薩」的譯名則來自唐玄奘法師兩者各自體現了菩薩所修的法門─(1)觀自在代表修「光」,用眼睛配合意識修行入道,證得大光明定。(2)觀世音代表修「音」,用耳朵配合音聲修行入道,證得耳根圓通。另外,也作尋聲救苦、「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」為解釋。

菩薩的「自在」,是很深的境界,據載菩薩的自在有以下十種:
1. 壽自在:壽命長短與時間的自在安排。
2. 心自在:調伏自心,不受外境所染、不為貪嗔癡所惑。
3. 財自在:所須之物自在化現,因其布施所修得之果報。
4. 業自在:不為業所轉,可自在應機/因緣而行教化,勸人為善。
5. 生自在:自在入六道渡化眾生,能入、住、出胎不迷惑,因戒行所得。
6. 勝解自在:菩薩能自在示現種種色身,演說佛法而行教化。
7. 願自在:所願之事皆自在圓滿完成,由精進所得。
8. 神力自在:神通廣大,威力難量,自在變化與通達,由定力所得。
9. 智自在:具大智慧,能於一念中現十力四無畏(註一)。
10. 法自在:自在演說無邊法門,無所障礙,由慧力所得。

註一:十力─處非處智力,業異熟智力,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,根勝劣智力,種種勝解智力,種種界智力,遍趣行智力,宿住隨念智力,死生智力,漏盡智力。四無畏─說一切智無所畏,說漏盡無所畏,說盡苦道無所畏,說障道無所畏。

圖片來源:甘味相簿

 

追蹤我們

華神FB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asenhug/

華神官方網站:http://huasenhug.com/

華神IG / Twitter:@huasenhug

arrow
arrow

    華神報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