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華神讀冊 (8)
- Nov 25 Sat 2017 14:49
道德經第三章 安民
- Nov 14 Tue 2017 10:46
道德經第二章 觀徼
原文: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 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較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 萬物作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 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《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》說:「上士無爭。下士好爭。上德不德。下德執德。執著之者。不明道德。」─用現代環境來講,就是對名相(虛名與物相)的貪愛執著,造成「爭」名奪利、道「德」魔人的現象。而人對名相的概念則從本篇的第一句來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」─當所有人對美有一種”主觀”的共同感受(客觀的人事物本來沒有美醜之別),那自然會產生喜歡”美”而厭惡”醜”的分別心;因為道德規範的訂定與尊崇,自然產生”偽善”的問題,只要看大眾運輸工具「博愛座」引起的紛擾,就能明白。
- Nov 14 Tue 2017 00:28
般若波羅密多心經-1
原文:
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
菩薩,全名為「菩提薩埵(梵語bodhisatta)」,是成正等正覺以後,發大慈悲心濟度眾生之人。觀自在菩薩超越了十地菩薩的層級,內觀自在通達無礙,外觀世音尋聲救苦,當觀音菩薩修行入定,進入最深層的般若智慧狀態時,祂的智慧有如光芒,直接照亮苦的本源─構成人身心的基本要素「五蘊」: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從有形有「色」的物質/肉體、感官接收外界刺激所生之感「受」、在心中對事物的「想」像模擬、思想後相對造作出的「行」為、辨別事物異同的「識」別意識,都是「空」的。我們於其他篇幅已深入介紹過,空非虛無,而是萬物皆為因緣聚合的暫時假象,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,緣起則聚,緣滅則散,無中能生有,而有亦要返回於無,物質如此,統攝身心的五蘊也脫離不了「空」的定律。
- Nov 07 Tue 2017 23:50
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」的意涵
相傳佛陀在世花了22年講「大般若經」(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),其內容龐大計有9部共600卷,後經印度先賢的努力,才彙整大般若經的精髓,成為僅260字的「心經」。心經開頭的主角雖為觀自在菩薩,但本經在考證上實應為佛陀對”智慧第一”的舍利子所說,關於觀音菩薩無上智慧的內容。佛經的來源是迦葉長老召集五百阿羅漢,由”多聞第一”的阿難尊者背誦出世尊在世時所說的一字一句,經眾人確認後才記錄而成的,而大般若經亦如此。
今天講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經名的解釋。 般若─梵文的Prajna,指非凡的智慧,與生活智慧王的智慧截然不同。生活的智慧是對有相世界、靠五感能感知的事物,我們了解並妥善運用其規則的稱謂;而般若的智慧則必須經過佛家「持戒、禪定、智慧」(即佛家術語「三無漏學」─戒、定、慧)三個階段「克己」的實際修行才能達成─克制自己的行為/慾望(遵守戒律)、克制自己的意念/潛意識(進入深層禪定狀態)到極致,最終認清宇宙實相的最高智慧,才能稱為般若。
- Nov 06 Mon 2017 20:00
道德經第一章 觀玅
原文: 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,天地之始,有名,萬物之母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,常有欲以觀其徼(ㄐ一ㄠˋ)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- Nov 04 Sat 2017 23:34
腦袋空空,談色即是「空」─心經
「空」在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,圍繞這個字產生許多佛教特有的論述。佛經之所以不易閱讀,部分原因是它涵蓋的領域太廣─哲學、心理學、物理學、宇宙學、生物學等等,而有這麼多構面存在,主因是佛為了「渡人離苦得樂」這個終極目標,必須從不同角度解析、闡述什麼是苦、為何有苦、生命/宇宙的真實面貌、天道運行的法則等等,最終形成完備的佛家思想體系。
- Nov 03 Fri 2017 21:00
讀心經前的心理認知
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,是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的濃縮精要,僅260字,歷來有兩百多種譯本,現最廣為人誦的是唐三藏法師版本。心經在佛教地位極高,對華人世界影響極深。而也因為它濃縮的特性,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及所需的佛學背景知識非常深刻浩瀚。華神將會長期努力地為大家整理心經解讀的相關資訊,以及本身的一點體悟,才學疏淺僅能盡力做好,還先請各位見諒。
- Oct 28 Sat 2017 22:43
「道德經」─淺談「道」的意涵
「道」是道家所尊崇的最高本體、宇宙本源,由道德經第25章:「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。」可知,道在宇宙形成前,也是盤古開天前,就已客觀地存在,它從虛無化為實有─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─第42章,再從實有返還虛無,循環不止,而萬事萬物─大至宇宙生成毀滅,小至體內的一個細胞,都分分鐘依循著道運作。它的本質幽微莫測,謂「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。」─第21章,它幽暗不明、難以捉摸卻又真實存在,可見其以虛無為本體、清靜為宗。
道家講「尊道貴德」,就是因為道才是最終極的本質,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」,道就等同於自然,它不生不滅,無時無處不在,而它的外顯、體現就叫做「德」。最簡單來講,道在人的心中叫做良心,而做有良心的事,才有德行。道與德不同,因為德並非神明造化的根本,兩者可以看做一體兩面的關係。人要悟道、修道、證道,必須培養高超的品德,才能親近道,進而得道。